***公司
***公司
联系人:***
手机:0871-********
电话:1596********
邮箱:***
地址:云南********
海绵城市生物滞留设施(1)对于污染严重的汇水区应选用植草沟、植被缓冲带或沉淀池等对径流雨水进行预处理,去除大颗粒的污染物并减缓流速;应采取弃流、排盐等措施防止融雪剂或石油类等高浓度污染物侵害植物。(2)屋面径流雨水可由雨落管接入生物滞留设施,道路径流雨水可通过路缘石豁口进入,路缘石豁口尺寸和数量应根据道路纵坡等经计算确定。(3)生物滞留设施应用于道路绿化带时,若道路纵坡大于1%,应设置挡水堰/台坎,以减缓流速并增加雨水渗透量;设施靠近路基部分应进行防渗处理,防止对道路路基稳定性造成影响,楚雄海绵城市工程。(4)生物滞留设施内应设置溢流设施,可采用溢流竖管、盖篦溢流井或雨水口等,溢流设施顶一般应低于汇水面100 mm。(5)生物滞留设施宜分散布置且规模不宜过大,楚雄海绵城市工程,生物滞留设施面积与汇水面面积之比一般为5%-10%,楚雄海绵城市工程。(6)复杂型生物滞留设施结构层外侧及底部应设置透水土工布,防止周围原土侵入。如经评估认为下渗会对周围建(构)筑物造成塌陷风险,或者拟将底部出水进行集蓄回用时,可在生物滞留设施底部和周边设置防渗膜。(7)生物滞留设施的蓄水层深度应根据植物耐淹性能和土壤渗透性能来确定,一般为200-300 mm,并应设100 mm的超高。
海绵城市初期水质控制技术初期雨水经过多道预处理环节,保证了所收集雨水的水质。采用蓄水模块进行蓄水,有效保证了蓄水水质,同时不占用空间,施工简单、方便,更加环保、安全。通过压力控制泵和雨水控制器可以很方便地将雨水送至用水点,同时雨水控制器可以实时反应雨水蓄水池的水位状况,从而到达用水点。初期雨水控制方法有多种,各有利弊,一种常用的是初期雨水弃流装置。初期雨水弃流装置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水质控制技术,可去除径流中大部分污染物,包括细小的或溶解性污染物。弃流装置有多种设计型式,可以根据流量或初期雨水排除水量来设计控制装置,排除量需要根据汇水面的污染程度、水量的平衡和后续的处理技术等综合考虑确定。
雨水利用就是直接对天然降水进行收集、储存并加以利用。成熟的雨水利用技术从屋面雨水的收集、截污、储存、过滤、渗透、提升、回用到控制都有一系列的定型产品和组装式成套设备。
1)雨水直接利用 是指将雨水收集后直接回用,应优先考虑用于小区杂用水、环境景观用水和冷却循环用水等。由于我国大多数地区降雨量全年分布不均,故直接利用往往不能作为单一水源满足要求,一般需与其它水源一起互为备用。
2)雨水间接利用 是指将雨水简单处理后下渗或回灌地下,补充地下水。在降雨量少而且不均匀的一些地区,如果雨水直接利用的经济效益不高,可以考虑选择雨水间接利用方案。
3)雨水综合利用 是指根据具体条件,将雨水直接利用和间接利用结合,在技术经济分析基础上限利用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