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
***公司
联系人:***
手机:0871-********
电话:1596********
邮箱:***
地址:云南********
海绵城市种植区的构造
①植被:是指在花园上种植的各种植物,包括草本、小灌木、大灌木、乔木等。
②种植土层:此层为种植区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寻甸生态海绵城市设计,一般为人工合成的轻质土,不同的植物 对土层厚度的要求是有差异的,配制比例可根据各地现有材料的情况而定。
③过滤层:设置此层的目的是防止种植土随浇灌和雨水而流失,人工合成土中有很多细小颗粒, 极易随水流失,不仅影响土壤的成分和养料,还会堵塞建筑屋顶的排水系统,因此在种植±的下方 设置防止小颗粒流失的过滤层是十分必要的。此层选用的材料应具备既能透水又能过滤,寻甸生态海绵城市设计,寻甸生态海绵城市设计,且颗粒本身比较细小,同时还能满足经久耐用、造价低廉的条件。常见的过滤层使用的材料有:稻草、玻璃纤维布、粗沙、细炉渣等。
④排水层:此层位于过滤层之下,目的是为了改善种植土的通气状况,保证植物能有发达的根 系,满足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根系呼吸作用所需要的空气。由于种植土厚度较薄,当土壤中的水分过多时,排水层可以贮藏多余的水分,当土壤中缺水时,植物又可以通过排水层吸收水分。
海绵城市下沉式绿地下沉深度指下沉式绿地低于周边铺砌地面或道路的平均深度,下沉深度小于100 mm的下沉式绿地面积不参与计算(受当地土壤渗透性能等条件制约,下沉深度有限的渗透设施除外),对于湿塘、雨水湿地等水面设施系指调蓄深度透水铺装率=透水铺装面积/硬化地面总面积;绿色屋顶率=绿色屋顶面积/建筑屋顶总面积。(1)下沉式绿地的下凹深度应根据植物耐淹性能和土壤渗透性能确定,一般为100-200 mm。(2)下沉式绿地内一般应设置溢流口(如雨水口),保证暴雨时径流的溢流排放,溢流口顶部标高一般应高于绿地50-100 mm。
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建设海绵城市,首先要扭转观念。传统城市建设模式,处处是硬化路面。每逢大雨,主要依靠管渠、泵站等“灰色”设施来排水,以“快速排除”和“末端集中”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往往造成逢雨必涝,旱涝急转。根据《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城市建设将强调优先利用植草沟、渗水砖、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绿色”措施来组织排水,以“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既避免了洪涝,又有效的收集了雨水。建设海绵城市,即构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主要是指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技术途径,实现城市良性水文循环,提高对径流雨水的渗透、调蓄、净化、利用和排放能力,维持或恢复城市的海绵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