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
***公司
联系人:***
手机:0871-********
电话:1596********
邮箱:***
地址:云南********
海绵城市渗透塘(洼地,主要是下渗和精华,没有雨水调用)
(1)渗透塘前应设置沉砂池、前置塘等预处理设施,去除大颗粒的污染物并减缓流速;有降雪的城市,应采取弃流、排盐等措施防止融雪剂侵害植物,玉溪生态海绵城市建设159*****。
(2)渗透塘边坡坡度(垂直:水平)一般不大于1:3,塘底至溢流水位一般不小于0.6 m。
(3)渗透塘底部构造一般为200-300 mm的种植土、透水土工布及300-500 mm的过滤介质层,玉溪生态海绵城市建设159*****,玉溪生态海绵城市建设159*****。
(4)渗透塘排空时间不应大于24 h。渗透塘应设溢流设施,并与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和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衔接,渗透塘**应设安全防护措施和警示牌。
海绵城市应回归问题导向。目前,在海绵城市设计建设过程中,在地块尺度上广泛应用的是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其强调解决的是地块层面遇到大概率降水时没有内涝,但却不能说明如何应对极端降水这类小概率事件。因此,笔者建议海绵城市建设应结合城市功能系统。具体来说,要从区域大尺度层面系统探讨和梳理城市地表水、下垫面的信息,从整体上梳理大概率事件和小概率事件的管理目标和应对措施,在实现水土资源保护和利用的同时,实现城市应对极端气候事件的综合能力,使城市能够灵活应对和化解未来极端气候带来的灾害和风险。
初期屋面径流雨水的弃流原理:初期屋面径流雨水流入分水井后,经弃流器进入弃流池,弃流器中的浮球随着弃流池中的水位提高而逐步上升,当弃流池中的水位到达设计水位时,浮球也上升至弃流器顶部,堵住了弃流器的进水口,之后产生的径流雨水便改道流入雨水储存池,从而完成对污染严重的初期径流雨水的弃流。弃流器采用用标准化设计,弃流器的数量配置理论上应按较大初期径流量确定,但由于影响较大初期径流量的不确定因数很多(如初期降雨强度、屋面形式、雨水在收集管道内的流行时间 等),难以做到准确计量,因此建议采用流量分配法配置弃流器个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