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
***公司
联系人:***
手机:0538-********
电话:1345********
邮箱:***
地址:山东********
《温公墓志》是贞观十一年(637),欧阳询81岁时撰文并书写,为欧书中《虞恭公温公碑》同一墓主的另一块墓志刻石。区别在于碑立于墓前,墓志随柩埋入墓穴,一墓两刻石,碑与志都为杰出书家一人所书,足见书家与墓主感情非同一般。此志贞观十一年随葬于昭陵东侧的温彦博墓中,何时出土并传拓于世已无从考证,但却传世有序。全志有清晰方界格,共36行,每行32格,方界格尺寸为1.6×1.6厘米,除去空格和蚀损,山西石墨拓片行情,可辨之字共1025字。篇首题《大唐故特进尚书右仆射上柱国虞恭公温公墓志》,篇末落款“银青光禄大夫欧阳询撰并书”,山西石墨拓片行情。《温公墓志》是欧阳询小楷的精品,山西石墨拓片行情。宋朝欧阳修在《集古录》里说:“吾家率更所书《温彦博墓志》亦为绝笔。”宋代大鉴赏家赵希鹄的《洞天清禄集》及清代杨宾的《大瓢偶记》中都有过记载,之后销声匿迹。1999年第6期《中国书法》曾发表文章,披露安徽黄山发现欧阳询佚书拓片温公墓志,有的**认为是过去商贾依据剪裱本上石的拓片,但也不失为欧体的韵味。澄心堂三十二字本顺序比较乱,有爱好者整理比较好,故收集过来。
拓片指将碑文石刻、青铜器等文物的形状及其上面的文字、图案拓下来的纸片。是我国一项古老的传统技艺,是使用宣纸和墨汁,将碑文、器皿上的文字或图案,清晰地拷贝出来的一种技能。拓片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相传,捶拓产生于隋,**早的用途是临摹习字。唐代这种习字方法被上层士大夫普遍采用。两宋时,拓片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并延续至今。拓片是集金石、考古、美术三位一体的艺术门类—将古代刻画、浮雕文物拓制于纸上而形成的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
有鉴于此,善本部图书修整组几经改进,装裱整幅拓片采用的均是镶衬法。镶衬法的程序是先用水将拓片喷湿使其平整,如有残损,需先行修复,再用局条在拓片背面用少量的浆糊进行点状连接,然后用稍大于拓片的衬纸从背面翻过压在所镶的局条上。由于衬纸只与局条相粘连,与拓片间未使用浆糊,所以拓片原纸和衬纸柔软,可以任意折叠。如果外面的衬纸磨损了,勿需揭裱,*需换一张新的外衬纸就行了,而且置换时不会伤及原拓。镶衬完毕后,需将其折叠成大小统一的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