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
***公司
联系人:***
手机:0538-********
电话:1345********
邮箱:***
地址:山东********
割裱本的长处是便于携带和收藏,贵州石刻拓片装裱。装裱时,按碑上文字的大小计划裱本的大小,先将整幅拓片一一裁成条子,如半开为三行,行六字,再按碑文顺序剪成每条六字。由于过去的潢匠多不识字,在割裱时难免会有缺漏倒置的情况发生。这样,贵州石刻拓片装裱,不仅降低了其文献价值,还看不出原刻石的***。截至2004年底,国家图书馆金石组藏有各类拓片近三十万件,它们的装潢包含了各种形式。除甲骨和法帖外,贵州石刻拓片装裱,在13万余件石刻拓本中,整幅的拓片占很大数量,达12万余件;卷轴装1300余件;册页装6900余件。
翁同和经常遇到索价500两黄金的拓片。一些好古的人因得不到拓片,而采用绘制的办法,即对照真拓片进行描绘式创作,所以又产生了画拓和颖拓两种制作技法。价格的标升,利益的驱使,使得大量假拓应运而生,许多伪刻和翻刻拓片充斥市场。到了民国,十拓九假,所以拓片又有“黑老虎”的称谓。除容易上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对汉画所表现的灵异图案多不了解,无法入手,笔传后世,恐留笑柄。民国以后,随着考古学的兴起,孙文青等先生开始尝试性地阐释汉画,其中的许多内容被人们逐渐了解。鲁迅认为:汉画像砖石**能**中华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老残游记续集遗稿》中:“﹝老残﹞问那道士说:‘西廊下那块破石片是什么古碑?’道士回说:‘就是秦碣,俗名唤做泰山十字。此地有拓片卖,老爷们要不要?’”鲁迅《书信集·致王正朔》:“其拓片一包,共六十七张,亦已于同日收到无误。”杨朔《泰山极顶》:“你如果想捉住点历史的影子,尽可以在朝阳洞那家茶店里挑选几件泰山石刻的拓片。”拓片(拓本、拓版)是指用染料将硬表面上的文字图符复制到轻易、便于携带的纸张上的技艺。染料多采用墨汁,现代普遍以铅笔代替。纸料常选择高吸水性的宣纸和缣纸。